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M生活史 >50岁后易缺五种营养素 >
50岁后易缺五种营养素
发布时间:2020-06-05 浏览量:782 点赞:698
50岁后,不少人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,由于身体吸收能力下降,嗅觉、味觉退化等因素,容易出现营养素缺失,所以要及早引起重视。
钙。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机能减退,肠道钙吸收率下降,成骨机能下降,骨钙丢失速度增加,女性每10年骨骼钙量丢失10%,男性丢失5%。中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疲劳、乏力、抽筋、骨质疏鬆、易过敏。因此,人过50岁,补钙得提上日程,首推食补。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,比如鸡蛋、牛奶、虾皮、芝麻、豆腐等。除了注意饮食,可遵医嘱口服钙剂,每天外出晒太阳、运动等都有助于钙质吸收。
锌。研究发现,60~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,28%血液里锌含量不足,通过补锌,70%的人癥状可得到改善。如果中老年人出现食慾变差、经常生病,就要考虑是否缺锌了。补锌也首选食补,生蚝、核桃、蛋黄、动物肝脏、海产品等都含有丰富的锌元素。缺锌严重者还可选择补锌剂,但需要注意,补锌不可与补钙同时进行,科学做法是,先补锌后补钙,两者间隔30分钟以上。
铁。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,参与人体血液氧的运输和存储,直接参与人体能量代谢。人过中年,对摄入的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降低,消化功能减退,胃酸缺乏等均易造成缺铁。如果中老年女性出现易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怕冷等问题,都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所致,可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木耳、猪肝等。
维生素D。研究显示,维生素D可调节血压、体重及心情。人体缺乏这类维生素,可导致软骨病、骨质疏鬆、骨痛和肌无力等。一般来说,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两个:一是通过晒太阳,依靠自身皮肤合成;二是食补,可适当多吃些多脂鱼(鲱鱼、沙丁鱼、金枪鱼等)、鸡蛋、奶类等。中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。
B族维生素。50岁后,随着人体胃肠吸收功能减退,超过20%的中老年人缺乏B族维生素,而缺乏维生素B12者更普遍。此类营养素的缺乏容易引起代谢障碍,使人出现食欲不振,可能诱发便秘、神经炎等问题。B族维生素的最常见来源是粗粮、豆类和薯类。不爱吃这些食物的人,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膳食补充剂。但不建议痛风患者大量补充,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。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- 展开臂膀 守护你我─Audi A1,安全科技篇
- 展旺Q3转亏为盈 明年表现将优于今年
- 展望 2019 科技部推多项政策规划,建构以人为本的基础研究环境
- 展望 AI 技术趋势、打造科学园区生态系,国际专家齐聚中科 2018 AI 智慧
- 展望2009年CEO看台湾-福特台湾、台湾本田
- 展望2013年再立里程碑,HYUNDAI设下740万辆年度销售目标
- 展望2015!盘点New Balance 2015年即将登场
- 展望2016年,SUZUKI销售总额目标将要提升10%
- 展望2020东京奥运冲浪品牌VAST扎根台湾冲浪文化 赞助多
- 展望2020东京奥运!WSL长板世界冠军来台交流台湾国际冲浪赛前举办应